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厭氧反應器反應的三階段理論
瀏覽量
【摘要】:
厭氧反應器反應的三階段理論
一階段是酸性發酵階段,有機物在產酸菌的效果下,分解脂肪酸賀其他產品,并合成新細胞; 第二階段是甲烷發酵階段,脂肪酸在專性厭氧細菌——產甲烷菌的效果下轉化成CH4和CO2。事實上階段的終產品部僅僅是酸,發酵所發生的氣液并不是從第二階段開始的。因而階段比較恰當的提法是不產CH4階段與第二階段稱為產CH4和階段。 厭氧反映三階段原理: 階段在水解與發酵菌的效果下,使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水解與發酵轉化成單糖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甘油及二氧化碳、氫等;第二階段在產氫產乙酸菌的效果下,把階段的產品轉化為氫、二氧化碳和乙酸。例如對戊酸、丙酸、和乙醇的轉化。 CH3CH2CH2COOH+2H2O--------- CH3CH2COOH+ CH3COOH+2H2; CH3CH2COOH+2H2O--------- CH3COOH+3H2+O2; CH3CH2OH+2H2O--------- CH3COOH+ +2H2;第三階段是經過兩組生理上不同的產甲烷菌的效果下,一組是把氫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,即: 4H2+CO2-------CH4+2H2O; 另一組是對乙酸脫羧發生甲烷,既:CH3COOH------- 2CH4+ 2CO2; 在厭氧消化過程中,由乙酸形成的甲烷約占總量的2/3,由二氧化碳還原成的甲烷約占總量的1/3。
上一篇:
第三代厭氧反應器介紹
uasb厭氧反應器大批量白色氣泡解決辦法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