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厭氧反應器跑泥漏泥的原因分析
跑泥的原因
厭氧反應器正常運轉時,也會有少數死亡的、新陳代謝的厭氧污泥隨水丟失,若丟失量明顯大于產泥量,就稱為咱們常說的“跑泥”,那就需求特別注重了。
造成跑泥的原因有很多,常見的因素有:污泥空心,沉降性不好,上升流速過快,沼氣管路堵塞,厭氧反應器底部布水器規劃不合理,三相分離器規劃不合理,污泥床層攪動不充分,污泥中毒死亡等。
在處理污泥丟失問題時,需求先剖析問題的原因,再采納相應的處理辦法。
問題剖析
查看污泥活性:到現場后,咱們首要查看厭氧污泥的品質,如色彩、粒徑、彈性、沉降性能、VSS/TSS、活性等,查看成果各項目標均正常(相關信息請拜見咱們之前的文章《如何判別厭氧顆粒污泥的活性》)。
查看化驗精度:使用規范樣品盲測,化驗成果也都準確。
查看運轉參數:厭氧反應器的溫度35℃,PH值7.0左右,上升流速4~6m/h,進水TSS<500mg/L,預酸化度等各項目標均正常,氨氮、總磷的濃度也在正常份額規模。
已然各項目標均正常,并且以前運轉時也未呈現跑泥的問題,為什么一發動就跑泥呢?這就需求從發動調試下手查找原因。
經過查詢運轉記錄發現:在體系發動時,施加的進水負荷約為0.05kgCOD/kgVSS.d,這時,厭氧出水的VFA約為280mg/l左右,為了加速發動進度,每逢VFA下降至200mg/l,就會再添加0.02kgCOD/kgVSS.d。
厭氧反應器運轉時,出水的VFA一般控制在200mg/l以下比較好。在這個項目中,再次發動時,盡管補充了足夠量的厭氧污泥,但出水VFA一直比較高,說明其原因是“厭氧污泥的活性不夠,提負荷速度過快,導致跑泥”。“活性不夠”可能是自身污泥的活性不佳,也可能是部分污泥處于休眠狀態,結合泥源是來自污泥儲罐,處于休眠狀態的實際情況,推斷跑泥的原因是厭氧污泥活性康復的比較慢,不能適應負荷提高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