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詩詞
《十五夜望月》 (唐)王建
中庭地白樹棲鴉,冷露無聲濕桂花。
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。
《中秋》 (唐)李樸
皓魄當(dāng)空寶鏡升,云間仙籟寂無聲
平分秋色一輪滿,長伴云衢千里明
狡兔空從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
靈槎擬約同攜手,更待銀河徹底清。
《八月十五夜玩月》 (唐)劉禹錫
天將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
暑退九霄凈,秋澄萬景清。
星辰讓光彩,風(fēng)露發(fā)晶英。
能變?nèi)碎g世,攸然是玉京。
《轱轆律·中秋明月寄相思》
(當(dāng)代)顏賢風(fēng)
(其一)
中秋明月寄相思,游子萍羈共此時(shí)。
后羿凝愁窺廣殿,嫦娥鎖黛佇瑤池。
歸心無計(jì)空悲切,衷曲難書方恨遲。
千里嬋娟誰與共?魂消幾度斷腸詩。
(其二)
又到菊花飄馥時(shí),中秋明月寄相思。
車行東下嗟途遠(yuǎn),雁字南翔恐意遲。
囈語三更催夢靨,萍蹤幾度似游絲。
一宵離恨休空怨,笑攬?jiān)娦淖砟亍?/p>
(其三)
桂花香徑淡凝脂,幽苑疏紅繞柳絲。
垂暮浮云捎獨(dú)白,中秋明月寄相思。
揮毫箋賦千年怨,點(diǎn)墨風(fēng)吟萬古癡。
異地同心如咫尺,舉杯遙祝共題詩。
(其四)
云淡風(fēng)清花馥時(shí),良辰美景兩相宜。
溫情款款題難盡,錦字箋箋擬未知。
青歲嬌娥嗟獨(dú)倚,中秋明月寄相思。
無涯羈旅何時(shí)了?離索頻頻折柳枝。
(其五)
西風(fēng)暗撫瘦腰知,百卉凌夷蓄怨時(shí)。
寂寂梧桐題亂緒,悠悠日月譜凄詞。
孤鸞不為銜幽夢,敗柳偏能惹淚絲。
漫捻笙弦空對醑,中秋明月寄相思。
《賀新郎·月夜雜詠》(當(dāng)代)顏賢風(fēng)
又仲秋時(shí)節(jié),算幾番、
爛柯羈旅,歸鄉(xiāng)心切。
千里嬋娟遙相共,猶念家山風(fēng)物。
柳曳處、芳菲都歇。
雁字回時(shí)君不見,任閶風(fēng)、搖落窗前葉。
花逐水,正幽咽。
無端秋緒千千結(jié)。更回首,
天涯夢遠(yuǎn),夙猷難越。
誰解伶俜新豐客,空有壯懷激烈。
恁暗度、芳華歲月。
一紙風(fēng)騷消永夜,但銷凝、付梓何時(shí)捷?
多少意,尚悲徹。
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(宋)蘇軾
丙辰中秋,歡飲達(dá)旦。
大醉,作此篇,兼懷子由。
明月幾時(shí)有?把酒問青天。
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風(fēng)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
高處不勝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!
轉(zhuǎn)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
不應(yīng)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(shí)圓?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
此事古難全。
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邀月醉今夕》
(當(dāng)代)顏賢風(fēng)
邀月醉今夕,軒戶鎖嬋娟。
誰知久別桑梓,幾度夢闌珊。
觴詠難題萬緒,
何況天涯羈旅,
是處影孤單。
莫向苑中柳,拭淚抱愁眠。
獨(dú)斟醑,共祈福,盼團(tuán)圓。
玉輪千載,諳解人世幾悲歡?
莫嘆塵緣如水,應(yīng)識光陰似箭,
彈指老紅顏。
趁此中秋夜,情線共嬋媛。
(白香詞譜)
《中秋月》 (宋)蘇軾
暮云收盡溢清寒,銀漢無聲轉(zhuǎn)玉盤。
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。
《太常引》 (宋)辛棄疾
一輪秋影轉(zhuǎn)金波,飛鏡又重磨。
把酒問姮娥:被白發(fā)欺人奈何!
乘風(fēng)好去,長空萬里,直下看山河。
斫去桂婆娑。人道是清光更多。
《中秋月夜》(當(dāng)代)徐書信
冰輪推出萬民傾,舉箸停杯滿座驚。
恐礙嫦娥舒袖舞,飛螢入戶亦無聲。
《彩云追月/中秋》 (當(dāng)代) 劉周
花在此時(shí)落,月在此時(shí)圓
人間天上,歌起舞飛旋
鳳鳥還巢,更無狼煙
寂寞了美嬋娟。
波涌萬種纏綿,海底倒映天
不教浮云將月蔽,心想太平萬萬年
我有霓裳風(fēng)吹動,水起漣漪歌撫平
云藏潛龍,月隱寒宮
云須染彩,月灑光暈
彩云追月,云掩秋空
月沾涼意,云載清風(fēng)
才現(xiàn)歡欣,又惹愁生
此憂誰解?誰是知音?
且飲此杯,共語升平
良辰易逝何如夢 。
——根據(jù)《彩云追月》樂曲填詞
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(唐)劉禹錫
塵中見月心亦閑,況是清秋仙府間。
凝光悠悠寒露墜,此時(shí)立在最高山。
碧虛無云風(fēng)不起,山上長松山下水。
群動悠然一顧中,天高地平千萬里。
少君引我升玉壇,禮空遙請真仙官。
云拼欲下星斗動,天樂一聲肌骨寒。
金霞昕昕漸東上,輪欹影促猶頻望。
絕景良時(shí)難再并,他年此日應(yīng)惆悵。
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(唐)白居易
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園邊。
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頭水館前。
西北望鄉(xiāng)何處是,東南見月幾回圓。
昨風(fēng)一吹無人會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
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(唐)皮日休
玉顆珊珊下月輪,殿前拾得露華新。
至今不會天中事,應(yīng)是嫦娥擲與人。
《中秋見月和子由》 (宋)蘇軾
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
一杯未盡銀闕涌,亂云脫壞如崩濤。
誰為天公洗眸子,應(yīng)費(fèi)明河千斛水。
遂令冷看世間人,照我湛然心不起。
西南火星如彈丸,角尾奕奕蒼龍?bào)础?/p>
今宵注眼看不見,更許螢火爭清寒。
何人艤舟昨古汴,千燈夜作魚龍變。
曲折無心逐浪花,低昂赴節(jié)隨歌板。
青熒滅沒轉(zhuǎn)山前,浪 風(fēng)回豈復(fù)堅(jiān)。
明月易低人易散,歸來呼酒更重看。
堂前月色愈清好,咽咽寒 鳴露草。
卷簾推戶寂無人,窗下咿啞唯楚老。
南都從事莫羞貧,對月題詩有幾人。
明朝人事隨日出,恍然一夢瑤臺客。
《中秋登樓望月》 (宋)米芾
目窮淮海滿如銀,萬道虹光育蚌珍。
天上若無修月戶,桂枝撐損向西輪。
《中秋》?。ㄋ危┐魇?/p>
把酒冰壺接勝游,今年喜不負(fù)中秋。
故人心似中秋月,肯為狂夫照白頭。
《一剪梅》(宋)李清照
紅藕香殘玉簟秋。輕解羅裳,獨(dú)上蘭舟。
云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(shí),月滿西樓。
花自飄零水自流。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。
此情無計(jì)可消除,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。
《春江花月夜》(唐)張若虛
春江潮水連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滟滟隨波千萬里,何處春江無月明!
江流宛轉(zhuǎn)繞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
空里流霜不覺飛,汀上白沙看不見。
江天一色無纖塵,皎皎空中孤月輪。
江畔何人初見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
人生代代無窮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見長江送流水。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楓浦上不勝愁。
誰家今夜扁舟子?何處相思明月樓?
可憐樓上月徘徊,應(yīng)照離人妝鏡臺。
玉戶簾中卷不去,搗衣砧上指還來。
此時(shí)相望不相聞,愿逐月華流照君。
鴻雁長飛光不度,魚龍潛躍水成文。
昨夜閑潭夢落花,可憐春半不還家。
江水流春去欲盡,江潭落月復(fù)西斜。
斜月沉沉藏海霧,碣石瀟湘無限路。
不知乘月幾人歸,落月?lián)u情滿江樹。
《嫦娥》 (唐)李商隱
云母屏風(fēng)燭影深,長河漸落曉星沉。
嫦娥應(yīng)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《古朗月行》 (唐) 李白
小時(shí)不識月,呼作白玉盤。
又疑瑤臺鏡,飛在青云端。
仙人垂兩足,桂樹何團(tuán)團(tuán)。
白兔搗藥成,問言與誰餐?
蟾蜍蝕圓影,大明夜已殘。
羿昔落九烏,天人清且安。
陰精此淪惑,去去不足觀。
憂來其如何,凄愴摧心肝。
《望月懷遠(yuǎn)》 (唐)張九齡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(shí)。
情人怨遙夜,竟夕起相思。
滅燭憐光滿,披衣覺露滋。
不堪盈手贈,還(huán)寢夢佳期。
《中秋抒懷》
喜迎中秋慶團(tuán)圓,歡樂笑語萬里傳。
桂枝明月祝福賀,音好花開成佳緣。
《我的思念是圓的》(現(xiàn)代)艾青
我的思念是圓的/八月中秋的月亮
也是最亮最圓的/無論山多高、海多寬
天涯海角都能看見它/在這樣的夜晚
會想起什么?
我的思念是圓的/西瓜、蘋果都是圓的
團(tuán)聚的人家是歡樂的/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
思念親人的人/望著空中的明月
誰能把月餅咽下?
《月賦》
謝莊-月賦
陳王初喪應(yīng)劉,端憂多暇。綠苔生閣,芳塵凝榭。悄焉疚懷,不怡中夜。
乃清蘭路,肅桂苑;騰吹寒山,弭蓋秋阪。臨浚壑而怨遙,登崇岫而傷遠(yuǎn)。
于時(shí)斜漢左界,北陸南躔;白露曖空,素月流天,沉吟齊章,殷勤陳篇。抽豪進(jìn)牘,以命仲宣。
仲宣跪而稱曰:臣東鄙幽介,長自丘樊,昧道懵學(xué),孤奉明恩。
臣聞沉潛既義,高明既經(jīng),日以陽德,月以陰靈。擅扶光于東沼,嗣若英于西冥。
引玄兔于帝臺,集素娥于后庭。朒朓警闕,朏魄示沖。順辰通燭,從星澤風(fēng)。
增華臺室,揚(yáng)采軒宮。委照而吳業(yè)昌,淪精而漢道融。
若夫氣霽地表,云斂天末,洞庭始波,木葉微脫。菊散芳于山椒,雁流哀于江瀨;
升清質(zhì)之悠悠,降澄輝之藹藹。列宿掩縟,長河韜映;
柔祗雪凝,圓靈水鏡;連觀霜縞,周除冰凈。君王乃厭晨歡,樂宵宴;
收妙舞,馳清縣;去燭房,即月殿;芳酒登,鳴琴薦。
若乃涼夜自凄,風(fēng)篁成韻,親懿莫從,羈孤遞進(jìn)。聆皋禽之夕聞,聽朔管之秋引。
于是弦桐練響,音容選和。徘徊房露,惆悵陽阿,聲林虛籟,淪池滅波。
情紆軫其何托?訴皓月而長歌。
歌曰:
美人邁兮音塵闕,隔千里兮共明月
臨風(fēng)嘆兮將焉歇?川路長兮不可越。
歌響未終,余景就畢;
滿堂變?nèi)荩蒯迦缡А?/p>
又稱歌曰:
月既沒兮露欲晞,歲方晏兮無與歸
佳期可以還,微霜沾人衣!
陳王曰:“善?!蹦嗣鼒?zhí)事,獻(xiàn)壽羞璧。
敬佩玉音,復(fù)之無懌。
南朝謝莊所作,
與宋玉《風(fēng)賦》、謝惠連《雪賦》并稱。